开启辅助访问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注册 |登录

橘汁仙剑网

查看: 2679|回复: 6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闲聊灌水] 令我费解的一道智力题 论坛中哪位高手帮我解答一下啊

[复制链接]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10-8-25 11:23
  • 签到天数: 64 天

    [LV.6]常住居民II

    跳转到指定楼层
    楼主
    发表于 2010-7-31 12:48:10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    一个人花4块钱买了一只鸡,7块钱卖掉了,然后他觉得不划算,花8块钱又买回来了,11块钱卖给另外一个,问他赚了多少?

    答案:2块
    论坛中哪位高手帮我解答一下啊   thank you
    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   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11-4-9 19:59
  • 签到天数: 94 天

    [LV.6]常住居民II

    沙发
    发表于 2010-7-31 19:55:45 | 只看该作者
    不可能吧...这样的题有一道是2元,不过数字不一样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10-8-25 11:23
  • 签到天数: 64 天

    [LV.6]常住居民II

    藤椅
    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7-31 20:28:21 | 只看该作者
    回复 苍术 的帖子


       绝对是这个数字 要是懂的话麻烦解说一下 谢谢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慵懒
    2011-8-27 03:21
  • 签到天数: 2 天

    [LV.1]初来乍到

    板凳
    发表于 2010-8-25 05:03:56 | 只看该作者
    算了2次 都是6元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慵懒
    2016-8-1 13:03
  • 签到天数: 267 天

    [LV.8]以坛为家I

    报纸
    发表于 2010-8-25 09:21:16 | 只看该作者
    算了N次,6元。。。。。。。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慵懒
    2017-7-3 07:07
  • 签到天数: 2081 天

    [LV.Master]伴坛终老

    地板
    发表于 2010-8-25 12:00:31 | 只看该作者
    貌似是负二。。。?
    百度了一下。。。(http://zhidao.baidu.com/question/103316451.html?si=1

   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,9块钱卖掉了,然后他觉得不划算,花10块钱又买回来了,11块钱卖给另外一个人了。问他最后的收益是多少?即他赚了多少钱?


    提示:这是国外某著名商业公司的一道面试题,考查的不是你的数学计算,而是看你会不会在经济活动中将“如何获得最大利润”放在首位来思考,也测试你在纷杂的交易过程中能不能明确自己的位置。据说这道题测试过上千人,正确率不足5%,认真考虑,仔细作答哦!


    答案:负2元,就是说亏了两元。


   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,商品的价值在交换的过程中是会变化的。这里要考虑到成本核算的问题,就是说鸡的成本不是一成不变的。
    (i)第一次8元买进,对他来说(也对以后要与他交易的人来说)鸡的成本是8元。然后以9元卖出,这时赚了1元,这里是很显然的,没有疑问。
    (ii)请注意,接下来这句话是关键:买走鸡的人(我们称之为B好了)花了9元才买到的这只鸡,所以此时对B来说(也对以后要与B交易的人来说),鸡的成本就是9元了,如同一开始那人(我们称之为A好了)花8元买到鸡的时候鸡的成本就是8元的道理一样。
    (iii)这时A又从B处将这只成本是9元的鸡以10元买了回来,如果我们从B的角度想,就是B把9元买到的鸡以10元卖掉了,B赚了1元,相对地就是A亏了1元。
    (iv)现在A手里的这只鸡是花10元买回来的了,所以对A来说(也对以后要与A交易的人来说),鸡的成本又涨到10元了。
    (v)最后A将这只成本是10元的鸡以11元卖给了另一人(就叫C吧),和(i)的道理一样,赚了1元。
    然后总结一下:(i)时赚1元,+1;(iii)时亏1元,-1;(v)时赚1元,+1。一共+1-1+1=1元。
    所以可以说A这家伙脑袋进水了,(i)之后就已经赚到1元了,步骤(ii)至(v)都算白干了,没有效率。


    这道面试题在测试中回答利润是2元的肯定是面试失败者;  
    回答3元的更加不可思议,,因为连自己什么时候追加了成本都不知道,肯定也是失败;  
    回答1元者,恭喜你,不属于脑袋进水的范畴。

    我们现在来看,鸡在C手里,是他花11元买的,就是说现在鸡的成本又涨到11元了。如果一开始A就把当时在他手里成本还是8元的鸡以11元卖给C,同样可以达到现在的情况(鸡在C手里,成本是11元),就是说A原本能赚到3元的,现在只赚到1元,所以在整个过程中A其实是亏了2元的(就是说没有得到本来应该得到的利润,也是一种变相的亏损)。

    如果有人不明白我再具体解释一下这2元亏在哪里了。

    把ABC三人的收支情况列个表:

    A 8支 9收 10支 11收
    B N/A 9支 10收 N/A
    C N/A N/A N/A? 11支

    如果不执行上面的步骤(i)至(v),而是直接卖给C的话,则只有A的“8支11收”和C的“11支”(上表中蓝色部分)的交易发生,则其他的收支状况是多余的(上表中红色部分),就是这些多余的交易导致了A的亏损:如果直接AC交易的话,根本没有B参与其中(B应该收支平衡),但事实情况是B赚了1元(B 9支 10收),这1元就是A亏的;如果直接AC交易的话,A也没有必要从B那里把9元卖出去的东西再花10元买回来(A 9收 10支),这里亏的1元也得A自己埋单。由此就可以看出A是亏了2元。

    有人会在一点上有疑问:如果没有步骤(i)至(v)的交易,鸡的成本也不会涨到11元,也就没有“应该赚3元”的概念了。

    这种想法是错的,B和C在买A的鸡的时候,都不知道鸡原来的成本,他们认为出9元(B)和11元(C)买这只鸡是划算的,或者说就算他们知道鸡的成本,仍然愿意出此价钱购买。所以如果A直接找到C,就可以11元把鸡卖给他,C不会管A是多少钱买到这只鸡的,他只关心自己的出价,就像你看到称心的商品想买下来的时候会在乎商家净挣了多少钱么?你一定只是想“恩,这价钱我可以接受,买了吧”。所以说C会11元买这只鸡,和A之前与B的交易完全没有关系,是他的个人行为。也就是说就算没有步骤(i)至(v),只要C买了这只鸡,鸡的成本就会涨到11元,就会出现“A应该赚3元”的情况。
    这道题目貌似很简单,但也容易落入思维陷阱。先介绍正确的解法。
    1。设买进为-,卖出为+  
    那么-8+9-10+11=2元。你的钱包多了2元啦。
    2。本来你应该赚11-8=3元。但是中途被“中间人”赚了1元(追加成本,也就是9-10),所以你得了2元。即11-8+9-10=2元。
    3。第一次买卖赚了1元所以+1,第二次买卖是关键,如果你认为确实折了1元,所以-1。此时鸡的成本已经被你认为是9元,(“9元的鸡,10元买了,岂不是赔了1元”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其实已经默认"鸡应该是9元的鸡而不是10元的鸡")最后当你11元卖出,必须是11-9=2元。这就是10不能被11减的原因。 即9-8+9-10+11-9=2元。
    虽然思考不同,但每种解法都从-8+9-10+11演化而来。



    PS:错误观点一:1元利润
    “8元买入,9元卖出”=1
      “9元卖出,10元买进”=-1
      “10元买进,11元卖出”=1
      
    PS:错误观点二:0元利润
    8块买了,9块卖了,赚了一块
    又花10块买了,倒贴一块.
    11块又卖了,赚了一块.
    没倒贴也没赚!

    ps:错误观点三:3元利润
    8块买了,9块卖了,赚了一块
    又花10块买了,倒贴一块.此时保本
    11块又卖了,原来8块,岂不是赚了3块?

    ps:错误观点四:6元利润
    鸡的购入价格为8元,而最高可卖11元
    也就是说此人一次交易应该可以最高攥到3元
    这么说第一次交易就损失了2元利润
    而他第二次交易的时候,以10元的价格进货
    明显在进货阶段也损失了2元
    所以此人两次交易应该攥得6元利润。

    ps:几个观点都把从口袋里拿的刚刚赚的准备再次投资的1块钱算成亏了1元,但你别忘了鸡还在我手里,而且我卖了11元,也就是说我不仅收回了我的投资1元,而且还赚了1元,你怎么能说亏了1元呢。就算把投资的1元说成亏了1元,收回成本的时候你也应该+回来,于是+1(第一次交易)-1(追加投资)+1(收回成本)+1(利润)=2元。

    总评:归根揭底,算错的原因都在于违法了会计学中最基本的准则--“有借必有贷”。通俗的说:买卖一 次算一次交易行为!买卖必相应。
    “9元卖出,10元买进”!并不是一次交易行为,要不然“8元买入”和“11元卖出”没有上下也没有因果关系,不能对应。所以题中交易行为有2次。不能随便拆来拆去。即:
    “8元买入, 9元卖出”=1
    “10元买入,11元卖出”=1
    这样问题就简单了把。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。

    PS:这个问题虽然简单,却说明了日常经济生活中最平常的现象。“频繁的交易行为会增加交易成本”。当然交易成本始终都会存在,如何尽量减少这种现象是投资者和经理人考虑的事情。呵呵!另外为题中的人叫屈,如果知道11元能卖掉,还会卖给中间人吗。这是由于“信息的不对称”造成的,也是么有办法啊。有2句名言说得好!(其实是偶说的)
    “世上一定有一个最适合我的新娘,但她在哪儿呢。”
    “结婚是因为她可能适合我,离婚是因为她肯定不适合我。”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12-10-18 10:31
  • 签到天数: 498 天

    [LV.9]以坛为家II

    7
    发表于 2010-8-25 15:48:37 | 只看该作者
    楼上的回答看的我彻底晕了。。。我怎么算也都是六块,照楼上的说法来算,好像真的是两块。。。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联系我们|小黑屋|手机版|排行榜|橘汁仙剑网 ( 浙ICP备18045743号-1

    GMT+8, 2024-6-2 12:15 , Processed in 0.123998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3

    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